流通成本、物流成本、運輸成本——被混淆的三個概念
流通成本是商品市場銷售價格與生產成本之間的差值,鎮江物流包含了所有中間環節的稅費、利潤與成本,甚至包括采購與管理環節的成本。
物流成本是商品在實物運送過程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除運輸成本外,還有包裝、搬運、裝卸、倉儲、管理等成本。生產企業、制造企業、零售企業等都會產生物流成本。
運輸成本是指運輸企業單位運輸工作量所分攤的運輸支出。對于公路貨運來說,運輸成本主要由燃油成本、通行費成本和人工成本等組成。我國物流企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企業號稱物流公司,其實只是做運輸業務。其主要運營成本即運輸成本。
可以說,從概念上看,流通成本>物流成本>運輸成本。
因而商品價格里流通成本所占的比例,與物流成本、運輸成本所占的比例并不是一個概念,流通成本高并不意味著物流成本高,或是運輸成本高。商品價格走高,需要我們理性分析是流通的問題還是物流的問題?運價多年來一直保持低迷并未上漲,充分說明并不是運輸成本升高導致商品價格上揚。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GDP年均增長率達1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率達9.7%;物價上漲幅度為15.6%,CPI年均增長率達2.96%。與快速增長的宏觀經濟指標相比較,“十一五”期間,大部分公路的收費標準都沒有上調。雖然通行費收入不斷增長,主要也是是由于貨運市場需求快速升高導致貨車通行次數和運輸里程增加帶來的,從全國范圍來看,通行費標準基本維持未變。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全國物流運行情況通報》和《2010年收費公路統計年報》,2010年全國物流總費用為7.1萬億元,其中運輸費用3.8萬億元,貨車通行費收入占鎮江物流總費用的比例僅為2.37%,占運輸費用的比例僅為4.42%,而且從2006年開始,這個比例一直呈逐年下降趨勢。
所謂通行費占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實際是對某些以運輸業務為主的物流公司來說,通行費占其公司運輸成本的三分之一。通行費作為物流企業運輸成本的一部分,在不同的物流企業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從事干線運輸的物流企業所占成本高一些,而且越是距離遠的,占的比例越高。從事城市配送和農村物流的企業可能就很少甚至沒有,由于運送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全部免繳通行費,有這種業務的物流公司通行費占運輸成本也會少一些。